主角:熊可嘉 祖籍福建“熊可嘉西服”創(chuàng)始人
北京嘉里中心一間近乎刻意隱蔽的店面里,年近七旬的熊可嘉以斗士一般的激情談論西服:“千萬不要認為西服是什么貴族化的精致的東西,穿西服應該是生活的常態(tài)。”
他眼中的常態(tài),顯然硬度略高:“西服是男人的鎧甲,穿上它就是要去戰(zhàn)斗的。”
熊可嘉說著從一把坊間罕見的老式竹凳上站起身來,邁著鏗鏘的步伐急速走到店門口,手指一件不銹鋼雕成的大禮服雕塑:“Tailor makes the man。莎士比亞的這句話什么意思呢?梁實秋把它翻譯成‘人要衣裝,佛要金裝’。但我覺得還是不夠貼切,更貼切的是什么?我找了很久,還沒找到,不知道以后會不會有。”
老式竹凳有彈性,可以保護需要久坐的身體
熊可嘉一次要定做幾十張。
西服是歷史和政治
熊可嘉對自己的行業(yè)有著極其復雜的感情,復雜到無法定義的地步。他五十多年的從業(yè)生涯,可看成局部的“社會大歷史”。
祖籍福建的熊可嘉長于臺北。1963年,“那時候不好好讀書,母親拜托她的朋友教我學點手藝”,14歲的熊可嘉進了福建老鄉(xiāng)的裁縫店拜師學藝,算是正式入行。
那么多手藝,為什么偏偏要學裁縫?也許是因為家里正好只認識成衣師傅,但更大的背景是那些年美國在和越南打仗。拋開宏大敘事不談,僅從個體的角度來看,越南戰(zhàn)爭令無數家庭破碎,卻也有不少人在享受戰(zhàn)爭的紅利:大批美國士兵被直升機運到中國臺灣做短暫的休養(yǎng),戰(zhàn)爭的創(chuàng)傷令他們一擲千金,比賽著如何在一兩周內花光三個月的薪水。
“在槍林彈雨里賣命的男人需要什么?酒精和女人。可是美國軍紀嚴明,不能穿著軍服去酒吧找女人對不對?所以他們需要西裝。這就是機會。大家都有各自的通道獲得消息,前腳美國大兵剛在酒店住下,后腳裁縫店和酒吧的業(yè)務員就來敲門了。”
熊可嘉只做這一件事,做了53年
熊可嘉17歲學滿出師,在臺北中山北路做夜工師傅,每天早上去敲酒店的門,晚上就連夜做西服。后來又去了越戰(zhàn)的美軍基地,在那里做師傅。戰(zhàn)爭持續(xù)了十幾年,寶島上的本土西服制造技術也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戰(zhàn)爭中進一步發(fā)揚光大,高強度的訓練,讓熊可嘉受益匪淺。
1975年,熊可嘉在臺北開了人生中的第一家西服店,但不到兩年就倒閉了,原因很簡單,1973年1月美國在停戰(zhàn)協(xié)議上簽字,美軍陸續(xù)撤出越南,客源消失。不過很快,大量美商紛至沓來,“他們也要穿西服,裁縫店又有了生意,起死回生。”
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,美商開始試探著到北京上海廣州尋找機會,“八幾年的時候,感覺美國人一夜之間全跑了,不過那時候臺灣商人也經常飛歐美,我們還有一些生意可做,就繼續(xù)維持。再后來,不去歐美了,直接到大陸開公司,最后一批穩(wěn)定客戶也沒了……”已經小有名氣的熊可嘉的西服店陷入困局。
直到1996年,一個英國商人找到了他。“當時,英國商人帶著布料去北京找機會,人家見了他的布料,表示很好,十分需要,但沒有人知道如何用這些布料做成完美的西服,他們叫這個英國人帶裁縫過去,不然買了這些布也派不上用場。最后他一尺布料也沒賣出去。”
英國人幾經周折找到熊可嘉,“他叫我到對岸去。他說全世界的人都在往那邊趕去。然后給我看一個名冊,我翻了翻,這些人以前不都是我這兒的外商客戶嗎?”
1996年,熊可嘉到了北京,專門為政府出國人員制作西服。“一年以后又倒閉了。我要做生意,他們是機關單位……最后一拍兩散。”
客戶,是師傅們一針一線“縫”來的
離開北京之后,熊可嘉去了上海,那時候上海已經有了不少外資企業(yè)的辦事處,“外商和使館的客戶對我來講,熟門熟路,很容易上手。”
2012年熊可嘉重回北京開了分店,繼續(xù)為同樣的客戶服務,隨著大量的外商來華尋求機會,他的西服店就在這兩個城市扎下根來。“扎根”說起來就兩個字,師傅們卻是一針一線地縫了十幾年。
熊可嘉的店,曾入選《福布斯》雜志“全球十佳西服訂制店”
福布斯的獎項是評給中國的
2007年的某天,有人告知熊可嘉“你的西服店上了福布斯榜,就在他們的網上掛著”,“我以為他開玩笑的,根本不相信。”
后來他們上網查證果然有相關信息,但福布斯從來沒跟熊可嘉和他的裁縫店聯(lián)系過,這位老先生覺得很奇怪。
“后來福特汽車的副總裁來做衣服,也說了同樣的事情,正好他要回美國,我就拜托他去福布斯總部打聽一下,依據什么標準把這個獎給了我。但沒問到結果,到現在我們也不知道具體怎么回事。”
熊可嘉最初覺得很是慚愧,因為做西服這一行,歐美發(fā)達國家都是百年老店,就算把全部從業(yè)經歷加在一起,也不夠一半的標準,何況他當時來大陸的時間滿打滿算不過10年,理論上他連地區(qū)前十名都排不上。
他的標簽以極隱蔽的方式藏在內袋里
后來熊可嘉研究了一下榜單,發(fā)現這些西服店分布在全球十個最具吸引力的城市:“巴黎、紐約、東京、首爾,香港一個,迪拜一個,上海一個……后來我就明白了,這個獎項是頒給中國的。福布斯認為中國將是未來最吸引人的地方,要在這個國家找一個西服店,當然會在上海,上海知道我的外國人很多,最后就落在了我的頭上。不過大家都覺得我們是實至名歸。你看,這是經濟,也是政治。全球都在關心北京上海,福布斯自然也不例外。”
采訪熊可嘉的時候,正好第八屆中美互聯(lián)網論壇會議在西雅圖召開,與會陣容堪稱豪華,但中國企業(yè)家們的西裝被網友嘲笑了一溜。“怪不得他們,西服在中國一直妾身不明,本來歷史就不長,中間還發(fā)生了多次動蕩。”
如此看來,福布斯那獎,應該是頒給中國的未來。公眾人物的著裝遭調侃,本身就是一種進步,倒回去十來年,連吐槽也無從下嘴。
年近七旬的熊可嘉,工作時不見老態(tài),光芒耀眼
“海洋系”到我這兒就沒了
熊可嘉說西服的歷史演進有兩條路線,一條走陸地,一條走海洋,他自己繼承的是海洋派:歐洲人的船來到廈門,要找當地人做裁縫,“廈門人不喜歡干這種事,他們喜歡開店當老板,那找誰呢?福州人。”
“福州人號稱剪刀、菜刀、剃頭刀, 三把刀走天下,有做手藝的天賦。”
熊可嘉當年學徒的裁縫店就是那時有名的“福州幫”,師傅傳授的都是地道舶來的西服制作工藝。“
十幾年以后,我有機會去歐洲看人家的西服工藝,才驚奇地發(fā)現,原來我們的路數是一模一樣的”。
店內墻壁上的插畫里說:此事永不變
他所說的路數,是指薩維爾技法。 薩維爾街位于倫敦市中心,建于1665年,原本是伯靈頓伯爵家族的地產,街道以伯爵夫人的姓氏“薩維爾”命名。1785年,薩維爾街有了第一家定制裁縫店,到1838年成為男裝定制店聚集場所,短短的一條街被譽為“量身定制的黃金地段”,早年很受王族追捧。薩維爾街至今被公認為西服的發(fā)源地,日語找不到西服的對應翻譯,直接叫成“Savile Row (薩維爾)”。
使用薩維爾技法的熊可嘉也不乏達官顯貴客戶,據他講述,2000年上海APEC,有天下午店里來了兩個小秘書,只說要在最短的時間內給某人做衣服,雙方談妥兩天內做出一套來,小秘書告退。
兩個小時后,來了一個60多歲的外國人,進一步確認熊先生可以勝任置裝一事,于是送了他一個白宮徽章,“我才知道是要給小布什做衣服。晚上快要休息了,來了一個光頭大個子,要看我證件,一看,臺胞證,說了十幾個NO,這事兒就被否決了,要是共和國護照就肯定沒事。徽章我現在還留著。”
還有一次與英國首相布萊爾有關,是在北京。“英國的總領事為了照顧好他的老板,拿了一套布萊爾的衣服讓我照著做,我給他做了兩套,一灰一藍,還繡上布萊爾的名字,結果后來他們沒來拿,還是因為我的身份。”
這樣的表格記錄過許多大人物的尺碼數據
這些故事無法取證,但找熊可嘉做過西服的人大多點贊,為他倔強的性格,為他經歷的坎坷,也為他制作的西服:
“夠合身,尤其是肩、腋下、腰三個位置非常舒服。整體外觀上沒有奇怪的褶皺和凸起,看上去整齊干凈,像自己身體的一部分,而不是什么硬套上去的東西。隨意來些大動作,比如張開雙臂作擁抱大自然狀,衣服也不會很走形,早先買的正裝稍稍一抬手就走形到不敢認。”
然而一切耗時的手藝終究難以擺脫憂傷。熊可嘉說,理論上講裁縫是老的香,經歷夠多,有所沉淀,經驗也充足,一眼就能看出癥結所在,但是衰老帶來的結局就是體能缺失,直到干不動。
尺碼比例和縫制工藝,很容易教給徒弟,經歷和沉淀培養(yǎng)出來的審美,一人一個標準,根本就沒有所謂的傳承。
“中國的海洋系,可能到我這兒就沒了。”
且不說中國,連薩維爾街自己也在改頭換面,顯赫一時的定制店鋪要么被收購,要么倒閉,查爾斯王子天天三件套,也奈何不了服裝業(yè)的全球化策略。
好在越來越多中國人正在實踐著莎士比亞的臺詞:Tailor makes the man. 盡我所能,穿到最佳。
專業(yè)西服私人定制:北京漢誠服裝有限公司 m.euxr.cn